我國A系列粗紗機(如A453、A456、A454型)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仍無技術上的突破。由于粗紗機結構上的缺陷,關車時牽伸、卷繞機構不同步產生 的細節影響成紗單強不勻率、重量不勻率和細紗斷頭率。隨著無梭織機的發展,對紗線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其中成紗細節是影響斷頭的主要因素,使人們對粗紗 開關車產生的成紗細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。
隨著無梭織機大量引進,新型吊錠式粗紗機(如豐田FL16型、青澤Zins-er660型)相 繼引進,我國也先后研制出新一代粗紗機。近幾年還開發出取消了錐輪成形等機構,采用計算機控制的粗紗機,如FA481、FA491、HY491、 HY492、FA431型粗紗機等。具有現代粗紡工程的特征,可實現高速度、大張力、大捻度、重定量、大牽伸,并且粗紗伸長率小,粗紗條干CV可達到 Uster公報5%水平。粗紗卷繞成形良好,可滿足細紗機牽伸要求。
在實際生產使用中,懸錠粗紗機在設計上重視粗紗張力引起的伸長及開 關車出現的細節等影響成紗質量的問題,大多配以變頻調速電機,有較好的慢速啟動性能,使前羅拉紡出速度與卷繞速度同步下降,有利于減少細節。有的廠在紡紗 段設置張力檢測器,使張力變化信號經計算機處理,控制變頻調速主電機與伺服電機按要求運行,伺服電機通過減速器拖動錐輪皮帶,實時移動要求的距離,使張力 變化在大、中、小紗趨于一致。高效假捻器的使用使前后排錠間差異更為理想,紡紗張力更為穩定,在錠速1000 r/min條件下斷頭在0.5根/臺·h以內,基本上能實現高速、高產、高效率。對溫濕度、原料適應性也明顯好于傳統豎錠式粗紗機。
懸 錠式粗紗機在紡精梳產品時,為保證成紗質量的穩定性,選用一些關鍵的進口器材,如SKF1500D型四羅拉雙膠圈牽伸機構、317、315型不處理軟膠 輥、德國西門子公司電子元件及控制開關,使粗紗條干能穩定在Uster公報5%~10%水平。懸錠粗紗機以D型牽伸為主,其優點除克服原三羅拉雙短膠圈主 牽伸區既集束又牽伸而影響須條運動的缺陷,采用D型牽伸加捻可達到前羅拉中心點,粗紗捻度傳遞均勻,有利于改善粗紗光潔度。